□ 賴學香 廣西
  廣西隆林男孩楊六斤的故事一路從衛視到央視,感動了無數善良的中國人。據說在媒體報道後,他獲得捐款500多萬元。近些時日,故事發生了不小的逆轉:先是有媒體挖出楊六斤獨自生活時間大概三四個月左右,並非此前媒體所言是數年獨自生活,吃野菜等橋段也多有藝術化誇張;隨後,廣西衛視一位負責人也承認,因為前方記者瞭解挖掘不夠深入,“節目一些細節與事實不符”。
  你以為這是一則“窮吃野菜無人問,富在深圳有遠親”的悲劇,不想卻可能是一場電視藝術創作的比慘戲。這些天,“野菜男孩”事件的真偽,儼然成了一個價值多元的辯題,關涉媒體傳播倫理、社會救助制度、公益資源配置、時下慈善生態等。它是一面鏡子,在峰迴路轉中,真實映照出各方基於利益關切之上的姿勢。最可疑的,其實並不是捐錢者的姿態,而是並未捐錢者集結輿論所發出的“上當受騙”的聲音。
  中國自古有言,“善不由外來兮,名不可以虛作”。歷史以來,慈善作為易碎品,最怕矯揉造作的倒幫忙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民眾自然有理由對有些失實的楊六斤事件跳腳罵娘———尤其是那些掏出真金白銀的行善者,不實信息起碼誤導了當事人的行為選擇。但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問題:如果500餘萬元善款數據屬實,那麼,在官方慈善公信尚處於重塑期的今天,為什麼一個孩子的悲慘命運,仍能在最短時間激活如此巨量的慈善資源?它起碼印證了兩個溫暖的前提:一是點對點的援助比較容易讓人放心;二是“惻隱之心人皆有之”這句話仍然功力強大。
  當然,對此事更有價值的追問,在於下麵這個話題:如果楊六斤的故事,一開始即以更“真實”的姿態呈現,那麼,善心善念還會迸發出激動人心的力量嗎?這個問題,無關收視率,卻拷問著慈善規則中的生態平衡。
  有一點是肯定的:悲慘的故事,總是特別感人;人性在比慘中,容易激發天然的悲憫。媒體自然深諳這個邏輯,別說人物紀實,就是選秀比賽,也慣於添油加醋些煽情的戲碼。不過,如果慈善只願為煽情埋單,這就成了一種病態了。一方面,慈善的本質屬於社會資源的三次配置,它是人類對社會財富失衡的主動矯正,換言之,生活凄慘,是慈善水到渠成的背景,但富人慷慨解囊,絕不會因“感動”而一時腦袋發熱;另一方面,社會生活總是在水漲船高,救助制度也好、底線生存也罷,都在進步,而艱苦或困難指數也在減弱———就像今天的貧困標準若不抬高,恐怕早就沒有貧弱可以扶持———那麼,楊六斤等若沒有野菜與流浪的催化,就不該對其伸出援手了嗎?
  總有一天,窮人的故事不再那麼煽情。總有一天,楊六斤們會有更美好的人生,但只要他們需要幫助、需要救助,善行善念仍當審慎穩妥給予關懷。不煽情,也埋單,也許這才是好的慈善。  (原標題:好的慈善是不煽情也埋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x98xxkoh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